本网站诚招全国各地区代理,合作,加盟,财富热线:13522723631

 
搜索
服务热线:0851-85759413

mhrf-1665.jpg mhrf-16625.jpg mhrf-166235.jpg

智慧赋能!搭建互联网+平台,青岛教育开启新征程

2019-05-09 20:00来源:齐鲁晚报浏览数:80021 

智慧赋能!搭建互联网+平台,青岛教育开启新征程

中国职业教育网www.edujiaoyuedu.com 青岛、安顺、日喀则、陇南、菏泽,这五个地方近的相隔500多公里,远则4200余公里。然而,在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持下,五个地区的学生不出校门,通过一张大屏幕,实现同上一堂课。日前,青岛进行了首次尝试,开全国先河。
“教育信息化的推进,给予了校园和课堂更多神奇的可能,让学习变得更加便捷,让优质教育资源传播得更远。”五地连线课堂的执教老师贺芳振奋中充满期待。
通过长期建设和逐步发展,青岛的教育信息化水平位居全国前列。自2015年起,青岛连续三年承办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2018年年底,青岛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建成并启用青岛教育e平台;信息化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发展,促使青岛迈向智慧教育的高级台阶。

国内首次尝试 五地学生同上一堂课
青岛的学生介绍海边的景点、安顺的学生带来地方戏表演、日喀则的学生展示民族服饰、陇南的学生现场制作洋芋搅团、菏泽的学生献上美丽的牡丹图文展……4月11日下午,一堂打破几千公里时空限制的五地同步课堂在青岛嘉峪关学校进行。教室里坐着的是嘉峪关学校四年级学生。液晶大屏幕被切割成四个小方块,分别显示安顺、日喀则、陇南和菏泽学生的实时状态。他们正在上同一节语文课《夸夸我家乡》。课堂中,五地学生以地方戏、歌曲、快板、口号和旗语操等形式,展示了不同的地域特色,并分小组轮流展示家乡的美。
“技术很强大,几乎没有延时,视频也很清晰;课堂效果比预想的要好。”五地连线课堂执教老师贺芳振奋地说,这五个地方的学生有来自相对发达的市区学校,也有来自偏远的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手段的发展,让孩子们的学习和分享不受时间和距离的限制,这是当下教育互通互联的价值所在。
“一节课的知识学习可能是有限的,但这种形式的课堂带给学生的还有其他更多、更深远的影响。”贺芳说,最令她感动的是孩子们相互学习的精神。来自陇南的是一所乡村小学,学生的普通话发音不标准,有的还带着浓重的地方口音。当他们听到青岛的孩子普通话说得这么好,竟然很自觉地去纠正自己的发音;同样,当青岛的学生看了日喀则颇具特色的民族服饰和歌舞后,他们也有了研究民族文化的兴趣和想法。
日喀则(桑珠孜区)、安顺、陇南、菏泽是青岛市教育对口支援和扶贫城市。五地学校突破几千公里时空界限,通过互联网成功连线,实现学生音视频同步互动学习,这在国内尚为首次尝试。课堂结束后,五个地区的老师接着开展了空中教学研讨活动。来自西藏的老师直言,她第一次接触这种课型,没想到这么有趣,原本担心孩子们的汉语表达,结果表现出乎意料。来自安顺的老师说,这节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了他们的视野。

教育信息化 探索出“青岛模式”
五地同步课堂的顺利开展,基于青岛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不断完善。
目前,青岛已构建“两地三中心”教育城域网和“分级负责,多重防护”的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拥有完备的网络、计算、存储资源和安全设施。投入2.2亿元,建成740间同步课堂教室;投入1500万元,为全市37所局属学校建设一卡通;339所学校开展电子书包应用,建成电子书包教室744间。打通智慧教育应用的最后一公里。
自2015年起,青岛连续三年承办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先后发布《青岛宣言》《青岛倡议》和《青岛声明》;以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为契机,青岛出台“互联网+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8年底,《青岛市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对外发布,开启智慧教育时代新征程。前不久,教育部公示了2019年度“智慧教育示范区” 建设项目名单。经过专家两轮评审,确定8个智慧教育示范区,另有2个智慧教育示范培育区,青岛市成功入选。
按照统筹兼顾、优质均衡原则,青岛在政策、资金、设备、培训等方面加大对农村学校的倾斜力度。列专项经费,直接支持到300所农村学校;设农村教师市级培训专项,信息化评选单列农村比例;坚持优质资源、同频同步“送到家”,投入2.1亿元,建设740间“同步课堂”,建立优质学校和农村学校“发展共同体”,集备、教研、授课同频同步,提升农村教育质量,助力新农村建设。
青岛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局长刘鹏照说,教育信息化在促进青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增加学生个性化学习机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聚集较集中的李沧区为例,近年来,该区把加快教育信息化作为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不断加大投入,努力实现教育均衡,缩小教育差距。近三年,李沧区教育信息化投入超2.4亿,新建扩建学校建设标准均高于山东省规范化学校标准,全面建成交互式多媒体教室,配备交互式电子白板,实现了优质资源班班通。李沧区还全面推进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的建设应用,为全区所有中小学建设1间未来教室,学校间采取一对一,一对多的互动形式,定期举行同课异构、网络教研、校际交流、多校共上一堂课等多项交流活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空间。

智慧手段让教育更有趣、更公平
“教育信息化的根本在学校,核心内容是教学信息化,关键在应用,目标是培育人才。”刘鹏照说,教育信息化不仅是信息化建设职能部门的信息化,更是整个教育的“信息化”,需教育全员参与。
作为一名有着十多年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青岛嘉峪关学校的贺芳很认可教育信息化。在多次实践中,她尝到了信息化的甜头。
“就拿电子书包来说,我借助电子书包给孩子们上过辩论课和习作课,效果非常棒!”贺芳说,通过电子书包学生可实现资料搜集、整理、组内共享、按键抢答等;习作课上,她可以把每个学生制作的思维导图进行合并、归类投放到大屏幕上;也可以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写作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推送资源包,进行个性化指导,而这些都是在传统课堂中无法实现的。
“借助信息化手段,我们现在的业务交流形式多样,线上线下、区里的全市的甚至跨省的,可以说是一个大教研时代。”上周,来自青岛枣山小学的刘明环老师作为主教上了一堂空中课堂,连线的是新疆的一所手拉手学校。“后来新疆那边的老师作为主教也上了一堂空中课,给我们提供了学习的机会,看看他们的教学风格。”刘明环说。
作为山东首批教育信息化学校,青岛实验高中在智慧教育领域经验丰富。学校网络实现40G光纤接入,通过大数据、云平台,让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更好地与信息化融合。面对新高考改革,实验高中依托互联网,构建每个学生学业和身心发展的“数据化”档案,为综合素质评价、学业诊断、学业与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智慧校园建设已让学生突破学习的时空界限,实现4A(Anyone,Anytime,Anywhere,Anyway)学习模式。

打造青岛教育e平台 大数据助力科学决策
针对信息化建设应用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平台孤立、应用分散、数据不同等问题,青岛成功打造教育系统综合性统一平台—青岛教育e平台,率先实现“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提出的“构建互联网+教育大平台”的目标。
“这个教育e平台,功能非常强大。”作为平台的建设者之一,青岛市教育装备与信息技术中心副主任刘秀元向记者详细介绍:青岛教育e平台主要包含教育管理、教育资源、智慧校园三大业务板块。管理模块针对教育管理者,资源模块针对师生,智慧校园模块针对学校教育教学。
刘秀元说,对于教育行政部门而言,平台最大的价值是教育大数据的汇集利用。在大数据的支撑下,教育管理由以往的“经验型”向“数据实证型”转变,管理更加精准、决策更加科学。例如,平台结合公安系统的新生儿出生情况和新市民入学人数及变化趋势,可以预测未来几年学前教育的招生规模;利用教师性别、年龄、学历、学段、学科和单位等数据,预测未来5年全市教师离退休情况,为教师招聘等工作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平台还可以实时掌握局属学校某一时间节点、每天、每周、每月、每年的用水、用电情况,科学评价学校能耗管理。
教育资源板块汇聚国家、省、市千万量级大资源,包括教案、学案、课件、习题、微课等,面向全市师生免费开放。利用平台青岛市教科院全体教研员开通47学科网络工作室,实现互联网技术和教研业务完美契合的网络教研。如今跨区域高中化学网络教学研讨常态化,线上参与人数超过2千人次。网络教研为教师提供了专业发展的便捷通道,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教育资源帮扶。
智慧校园版块将平台接地到学校一线管理,让大数据为各个学校的教育管理和教学活动提供决策分析和智能化辅助。比如平台利用大数据可以分析学生阶段性成绩的基本情况,为学生综合成绩的提升提出科学建议;还可以分析一个班级的各科学习情况,阶段性学习变化的原因。
经过长期的建设和探索,信息技术不仅从外部支撑了青岛教育的发展,更内生出教育变革和创新的强大动力,教育也因此被赋予了更多期待。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引领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青岛正开启智能时代教育新征程。

关于教育  加盟合作   帮助指南   联系我们   24小时服务热线                                                



在线客服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周六至周日 :9:00-12:00
 联系方式
客服热线:0851-85666102
邮箱:2973326206@qq.com